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发了一篇名为《恒大的钱到底哪里来的?》微信文章。
此前,《中国经济周刊》报道称,“恒大收购万科A的资金并非来源于自有资金,而是通过中融信托成立信托计划募集得来。”很快又有媒体报道称,中融信托否认“通过成立信托计划,为恒大募集增持资金”的市场传闻,并称 “中融信托给恒大的融资主要用于特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、合作,资金会根据合同约定的使用范围使用,不会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。”
对此,叶檀表示, “笔者怀疑,真的查的清么?从万科到宝能、恒大,在显示,这是一个极尽疯狂的杠杆时代,这是一个政府无限度纵容借贷者的时代。”
虽然难以确信,但据E掌教主测算,恒大举牌万科(约100亿元)、举牌廊坊发展(约40亿元)合计140亿元资金真的不需要动用杠杆资金,“使用自有资金足够了”。
跟其他众多房企一样,经历了房地产的暴利时代,恒大的原始积累数目非常可观。另外,恒大近两年通过A股、H股投资等收获颇丰,并且在去年年中A股大跌前成功高位减持,成功逃顶。
港股恒大集团2015年半年报显示,2014年末,其“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财务资产”高达109.5亿元,而2015年6月末该指标显示无数据。但到2015年年末,该指标数字为3.07亿元。
根据恒大集团2014年年报披露,“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财务资产” 指的是恒大地产在中国若干A股上市公司的权益投资(在活跃市场报价)。
上述数据也意味着,在A股去年年中的罕见大跌前,恒大清空了手中持有的短期风险资产投资比如A股,并在去年下半年A股逐渐企稳时开始小规模的交易。直到今年下半年,整个市场反弹迹象愈加巩固、出现诸多投资机会后开始大规模出击A股,比如举牌廊坊发展、举牌万科等。
简直是“股神”啊!
E掌教主发现,恒大去年股灾前清空的A股等投资多达百亿元。有数据为证。
根据恒大集团2014年年报和2015年半年报,2014年末其“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财务资产”高达109.5亿元,2015年上半年计入损益的按照公允值列账的财务资产收益达到了24.8亿元,合计达到134亿元。
这一数据大体与举牌万科A、举牌廊坊发展的140亿元资金相当。恒大自己也公告说,收购万科A和嘉凯城股份的代价由“本公司内部资源支付”,并且收购廊坊发展的资金全部是自有资金。
另外,恒大举牌万科A和华夏银行的主体公司—鑫源投资、鑫通投资及其旗下持股平台的经营项目便是“企业自有资金投资”。
再者,今年5月份,恒大卖出了持有的部分盛京银行H股,套现大约59亿元人民币。
好吧,E掌教主比较相信:截至目前,恒大举牌万科、廊坊发展的资金是自有资金了。不过,后期的增持也是“强弩之末”了。
廊坊发展发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,恒大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廊坊发展,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,将以“自有资金或其他合法途径自筹资金实施增持计划”。
也就是说,恒大对廊坊发展的5000万元的增持可能就需要借助金融机构了!不过,人家恒大也说用合法途径了,再者在宝能这个前科下,他们能不用合法途径么?
因此,质疑者们届时要寻找更加专业的质疑途径!
趣果专栏作者:E掌教主
- 小编微信
- 扫一扫联系我
-
- 微信公众号
- 扫一扫关注我
-
评论